創辦人葉均蔚教授於1995 年首度提出「高熵合金(High-entropy alloys)」觀念,利用多主元素的高熵效應來設計合金,顛覆了人類自古以來製造合金皆以鐵、鋁等某一種金屬為主的合金觀念,展開數以萬計的高熵合金系統。
高熵合金強調的是高熵效應,利用高熵來創造更多具應用潛力的合金材料。為達到高熵的效果,高熵合金須具有五個以上主要元素,且每個主元素原子百分比應介於 5% 至 35%,而每個次要元素則小於 5%。高熵合金已被證實具備比商用傳統合金更高硬度、耐溫、耐磨耗、抗腐蝕、抗沾黏、無毒性及低成本等特性,且其多面向的與「智慧機械」、「綠能科技」及「國防」領域的產業創新十分契合。
高熵合金相較於傳統合金具備學術四大核心效應:熱力學的高熵效應、結晶學的嚴重晶格扭曲效應、動力學的延遲擴散效應及機械特性的雞尾酒效應,故高熵合金在性質上可超越傳統已知之合金材料。